杭七中美术班概况

1993年杭七中确立了“学校规范加特色、学生合格加特长”的办学指导思想,在全市率先开设了高中美术特色班。杭七中现有美术专业教师35人,其中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师有13人,美院研究生班进修5人。近年来,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的扩大,杭七中加大投入,改善杭七中美术班的办学条件。现在解放路校区拥有学生画室36间、美术教师办公室8间、美术道具室6间、作品陈列厅1个、学术报告厅1个。转塘新校区拥有美术教学大楼4幢,学生画室36间、美术天光教室4间、陶艺工作室1间、雕塑工作室1间、100平方米画室1间,美术道具室6间、美术教师办公室8间、作品陈列厅300余平方米,美术展览馆1000余平方米。美术教学硬件设施在全国亦属一流。

经过二十年的探索,取得了丰硕成果,历年来美术特色班本科率达100%,九大美院的录取率为50%以上。 近几年,杭七中美术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:十七年累计为中国美术学院输送新生1000余人。此外还为中央美术学院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、四川美院、广州美院、鲁迅美术学院、浙江大学、江南大学、东华大学等知名艺术高校输送了大量合格新生。

学校先后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,全国美术教育理事学校,浙江省学校艺术协会副会长单位(会址所在地),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(美术学科),浙江省博物馆·浙江西湖美术馆社会实践基地学校,杭州市名师培养基地(美术),杭州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先进集体。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“社会公认特色办学成功学校”的称号。

学校迄今为止已在中国美术学院展览馆成功举办了5届师生美术作品展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。 2008年4月,浙江西湖美术馆和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在浙江西湖美术馆联合主办了“七彩●印象”杭州第七中学教师美术作品展,展览展出了杭七中教师的166件作品,引起了广泛关注,好评如潮。    

   二十年来,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,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:

1、规范教师学习制度

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,学校规范了教师学习制度,规定定期组织教师集中作画,每年进行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,每年举办一次教师画展,每三年进行一次外出写生(安排在高三)。为了开阔教师视野,给教师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,采用请进来、走出去的办法,定期邀请专家来校举办学术讲座, 学校先后邀请了中国美院副院长白仁海教授,中国美院副院长刘健教授,传媒动画学院院长吴小华教授,以及全山石、吴德隆、 张远帆、杨参军、陈宜明、章晓明、周刚等教授来校指导教学。学校每年至少安排了一次外出考察,先后组织观看了全国美展、全国第九届水彩粉画展等多个画展。通过几年的努力,杭七中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,教师曾在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,在各级各类美展中,我校教师摘金夺银,取得优异成绩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校美术教师近五年参加国家级展览15人次,在各级展览中获奖的有57人次,其中获金奖、银奖的有9人次。       

2、浓厚校园艺术氛围

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,杭七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展览计划。常规化的有三个系列展览:教学展,配合日常教学,主要在校内举办,每个学期每个年段举办一次展览,每年学校举办一次迎新画展,外出写生结束举办风景写生作品展,每两年举办一次师生画展;综合展,以“七彩”为题,是学校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的载体,2007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展览馆举办了“七彩·旋律”杭州七中第四届师生美术作品展,2008年在西湖美术馆举办了“七彩·印象”杭州七中美术教师作品展。2012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展览馆举办了“七彩·梦想”杭州七中第五届师生美术作品展。邀请展,以“名家作品进校园”为题,2008年已举办了“名家作品进校园”周刚水彩艺术展。此外,学校还不定期举办国际交流展,开阔师生艺术视野,至今已举办了“阿根廷艺术家莫尼卡、多米妮克作品展”、“韩国艺术家李美淑画展”“图案与科学—德国艺术家夫立志现代艺术展”。

为了给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,学校还定期组织各类现场写生比赛。现场写生比赛,已成为我校专业教学的一大亮点。

3、强化杭七中美术教研活动

杭七中美术班组是一个大组,有35位专业教师。由于知识结构不同,个人经历不同,性格脾气不同,每个教师都有各自“口味”,这种个人口味把握得好会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,每位老师用个人的方式去理解世界、阐述世界,去开启每位学生的心灵,把美术学科演绎得多姿多彩。从这个角度上看,个人方式本身具有意义和审美价值。但是,一支庞杂的队伍,如果你说你的,我教我的,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个人口味,忽视艺术的共性特征,缺少整体的教学导向,必然会造成教学的无序和混乱,各备课组间也难于衔接和过渡,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保障。为此,学校加强了美术组的建设,强调教研作用,通过教学研讨、经验交流、集体备课、集体评卷,发现自己的短处,以他之长,补己之短,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方向和目标。特别是集体评卷作用尤其明显,教师在集体的批卷过程中,各抒己见,批卷过程变成审美眼光交流的过程,在这样的集体碰撞中,好的东西会被大家吸收接纳,而任何片面、偏激、过分个性化的眼光都会得到调整,从而逐步形成七中美术整体的教学风貌。